日前,中國中鐵在總部召開2023年度安全質量環保工作會議。股份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陳云出席會議并講話,總裁、黨委副書記陳文健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。黨委常委、總會計師孫璀,黨委常委、紀委書記張建強,黨委常委、副總裁任鴻鵬,黨委常委、副總裁馬江黔出席會議。
會議旨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落實國務院安委會、國資委關于歲末年初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和督導檢查要求,交流安全質量管理系統提升經驗,通報2022年四季度安全質量環保監管工作,總結2022年度安全質量環保工作,研究部署2023年安全質量環保重點任務,進一步推動安全質量管理系統提升向縱深推進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穩固的安全根基。
中鐵大橋局及所屬各單位以視頻連線形式參會,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敏作為代表交流了安全生產管理經驗。
張敏表示,中鐵大橋局目前在建項目多涉及橋梁施工,不僅施工環境惡劣,結構形式復雜,而且技術難度大,水上高空作業多,大型設施設備多,施工風險源多且復雜,安全風險高。因此,中鐵大橋局始終踐行“技術保安全”的管理理念,加強橋梁施工技術管理和科技研發,促進企業本質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,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有序可控。
就如何踐行“技術保安全”理念,助推企業安全質量管理系統提升,張敏分享了大橋局三方面經驗做法:
第一,抓好技術管理的基本工作,是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。大橋局堅持技術為先,扎實抓好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,堅持圖紙會審制度,強化工程測量和試驗檢測源頭管控,并加強標準、規范的學習。
1月4日,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橋完成全部箱梁架設。
第二,抓好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,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先決條件。大橋局要求技術管理人員全程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,加強施組方案集中管控,督導項目開展安全技術交底,并且狠抓典型隱患整治,將較大的隱患當事故處理。
2022年12月31日10時16分,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首節段鋼桁梁架設成功。
第三,堅持科技創新保安全,是提升本質化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。大橋局充分利用“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”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平臺,實現了一系列原創性、關鍵性、通用性技術突破,形成“產學研用”一體化的創新鏈條。針對橋梁施工過程中存在高風險作業的特點,創新施工工藝工法,總結出“五變”理念(變現場制造為工廠制造,變高空作業為平地作業,變水上施工為陸地施工,變人工作業為智能制造,變零散拼裝為整體架設),同時大力推廣大型機械設備應用,實現“機械化換人、自動化減人”,保證了復雜地質地貌、深水、暴雨、狂風、惡浪等特殊環境下的本質安全。
2022年12月19日,常泰長江大橋6號主塔高度突破200米。
最后,張敏表示,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,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和保障。全體大橋人將繼續秉承“技術保安全”的理念,重視安全技術工作,加快技術創新、成果轉化與應用推廣,保障項目安全生產,推動企業安全質量管理系統提升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